纯日晒pk萎凋

到底哪个滋味更好?

毫无疑问,

必然是纯日晒完胜!

小白

01

雨神也许是太喜欢福鼎了,这个春季选择长住了。

为了春茶,爸爸和爷爷快愁得睡不着了。

妈妈天天在煮降火的汤。

奶奶每天都在菩萨面前虔诚地祈祷,求雨神离开,求太阳公公出门!

连日下雨,看来今年想喝到纯日晒的春白茶是没什么希望了!

大家的头春白毫银针采下来,基本都是室内萎凋,萎凋两天,偶尔有太阳,再晒一天。这样制作出来的白毫银针,鲜爽度就差了许多,毫香也少了许多。

不像往年,太阳稍微多一点,白毫银针沐浴着阳光生长,也沐浴着阳光晒干。

跟晒被子一样,收进来的时候一股子阳光的味道。

那是希望的味道。

说了半天白毫银针的日晒和萎凋,大家一定晕了,日晒和萎凋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区别吗?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介绍。

02

作为我们家第三代的茶农,小白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白茶的传统文化。

这所谓传统,就是古人的做法。

在古代,纯日晒的方式是蒸发白茶水分的唯一方式!

古人制茶的工艺,使得白茶更加的原滋原味。

古人等待茶青自然干燥的的耐心,小白十分佩服。

天气好时,庭院里,一把摇椅、一本书、一壶茶,一坐就是一天。

茶青自然风干、自然日晒与古人闲适的心境相得益彰。

那时,古人制出的茶,少量而精致,也更加静谧。

03

而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让这原本慢节奏的茶文化也变得快了起来。

直接烘干?

对!为了追求成茶的速度和产量!

不坚守传统工艺的“现代茶农”会用机器直接高温烘干。

这样的白茶口感苦涩,香气中掺杂着焦味,就好比炒焦的瓜子一般。

所以,直接高温烘干的白茶必定是失败的!

04

从小,爷爷就教导我凡事要守着本分,这样才能持久。

不能因为一时的甜头,就不顾后果。

丢了本分,也就错了方向。

只要天气好一些,爷爷就会把采摘回来的茶青,立马晾晒在院子里。

他会在院子里不停地走动,时不时看看天,不耐其烦地照顾看着这些茶青慢慢变得干燥。

爷爷特别会看天气,天公不作美时,他就会召唤家里人将茶果断转移到阳光房里,进行室内萎凋。

05

纯日晒的白茶,毫色发白,很是银亮。

因为叶绿素破坏的较少,成茶的长相十分俊绿。

每次见爷爷脸上露出花一样的笑容,准是这成茶品相特别好的时候!

自然晾干的白茶,因为热作用小,物质转化速率较慢,量也较少。

所以氨基酸和总糖量少,就会使得入口的鲜爽度更高,带有春天的气息!

有草香、花香、果香......

06

除了纯日晒,还有一种制茶方式,就是萎凋。

萎凋工艺,是为阴雨天气而发明出来的制茶工艺。

很简单,就是把采下来的茶青,放在室内萎凋槽里,自然风干。

要是没有太阳天气,室内的湿度过高时,不可让茶青长时间处于阴潮的状态。

同时也为了达到标准干度,配合萎凋工序的还有低温烘干。

爷爷对这个工序十分谨慎,一定要是低温。

这样才能最小程度的减少对白茶的破坏。

对温度的把控,也是对爷爷这个老茶农的考验。

室内萎凋与低温烘干的配合,既继承了传统工艺中自然晒干的精华,又可以保证白茶的天然品质。

相比完全自然晒干的白茶,低温烘干后的白茶呈黄绿色,但是茶汤的整体滋味会偏甜,回甘较为明显。

毕竟经过低温的作用,内含物质转化较多,尤其是氨基酸和糖含量上升。

07

小白做个总结。

直接高温烘干的白茶:入口苦涩,带有焦味。

低温烘干与室内萎凋相结合后的白茶:整体鲜甜,更为醇厚。

自然晾干的白茶:入口鲜爽,具有明显的青草香!

听说喜欢这篇文章的人还读过?

知识

如何辨别做旧茶?

科普

小白茶和大白茶有何区别?

图文详解,荒野茶的“节”到底长什么样?

转化快的茶就是好茶吗?

⊙文章版权归《白茶家族》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需授权。

▽点击下图

一键下单「最想念的白茶」

白露寿眉BY白茶家族

白茶家族坚持原创的白茶自媒体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fb/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