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地点:向城镇徐皇路村蹲点记者:李明强临沂市兰陵县是山东的“南菜园”,也是江浙沪等长三角城市的“菜篮子”。疫情防控期间,这里的蔬菜供应量足,江浙沪等长三角城市市民的“菜篮子”不犯愁。

“菜园子”直通“菜篮子”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位于兰陵县西南大约15公里处。走进村中,平整通畅的村内道路,宽阔整洁的文化广场,整齐排列的二层小康楼……无愧于“省级美丽乡村”,这里更出名的蔬菜——从地头直供江浙沪,连浦东、虹桥机场的蔬菜都是由这里供应。“村党支部从年起就领办成立佰盟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蔬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合作社现有流转土地亩,建设大棚多个,年产蔬菜多万公斤,蔬菜种植产业占了村民的收入80%还多,是山东省级蔬菜生产基地、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徐皇路村党支部书记、佰盟合作社理事长徐振东介绍。佰盟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有个物联网办公室。这个办公室里的监控大屏分为两部分,一半显示着每个大棚内实时的生产、种植、采摘情况情况,另一半显示着上海西郊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的车辆运输、配载情况,检测中心的工作情况及部分店铺的存放、销售情况。合作社里的检测中心里配备了由兰陵县蔬菜办提供的农业产品残留检测仪。“两名农检人员,每周不定期抽检2-3次,30分钟出结果,检测结果通过摄像头直接连着上海蔬菜交易市场,双方结果互认。”徐振东介绍,这样一来,“菜园子”和“菜篮子”直通,既保证了种植户的蔬菜不滞销,也保证了市民能够吃上放心菜。

大棚里黄瓜供应量足入村道路东侧的一个大棚里,种植户徐俊贵忙着采摘黄瓜。黄瓜每两天就要采摘一次,为了方便采摘,徐俊贵平常就吃住在大棚配房里。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到来,徐俊贵顺手递上来一个黄瓜。“农家肥,无残留,不用洗,直接吃,甜着哩!”徐俊贵介绍,“我有两个大棚,每个占地4.5亩左右,实际种植面积约2.5亩,年产蔬菜5万公斤左右。一个大棚能种多株黄瓜,今年黄瓜比往年长势好,熟了不等人,得及时采摘。”“目前,上市的主要是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大年初一之前,每天都会采摘新鲜蔬菜多公斤,送到合作社就拉走了。从大年初二开始,来拉蔬菜的车越来越少了。听说像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蔬菜紧缺情况,老百姓吃菜犯难,但我们在种植源头上没问题。”徐俊贵表示。徐振东清楚地记的,1月30日,省委书记刘家义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来到佰盟蔬菜种植合作社,到蔬菜大棚察看蔬菜长势,了解蔬菜生产供应情况,并要求做好蔬菜源头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北京、上海、湖北等地蔬菜供应。“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责无旁贷,绝不会让百姓们为吃菜为难。”徐振东表示。1月30日,兰陵县捐赠蔬菜支援武汉的消息传来,徐皇路村众多种植户积极采摘,第一时间将新鲜蔬菜送到始发点,确保了全县吨蔬菜1月31日提前发出。

蔬菜行情很快会好转蔬菜生产没受疫情防控的影响,但蔬菜销售和行情有了明显下降。临沂市农业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全市蔬菜产量较往年同期增加3.5%左右,但受疫情防控形势的影响,采购价低于去年同期。兰陵县黄瓜的地头采购价目前降到每公斤0.7元至1元之间。“来拉货的人少了,蔬菜在地头卖不出去,价格自然就下来了。”徐俊贵这样理解。在徐振东眼里,这是消费减少造成的。“你看,上海西郊农产品交易市场内有几辆运输车?有多少人到店铺前买菜?”在合作社物联网室里,徐振东指着监控大屏说:“疫情防控的形势下,通行证办理、运输效率都较往常要好,关键是居民外出少了,没人买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蔬菜大面积上市,市场行情自然会好转。”“作为山东的‘菜园子’,上海的‘菜篮子’,我们对江浙沪等地蔬菜供应将越来越好。”徐振东站在“田园新城”规划图前介绍,目前合作社已流转附近5个村的土地亩,全力发展蔬菜种植、净菜加工、仓储物流等建设,并利用靠近“时代楷模”王传喜担任党委书记的代村的优势,和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对接,建设好兰陵县蔬菜产业的“一代一路”。徐振东的身后,一大片的田地阡陌交通,挖掘机长臂高举。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明强通讯员付成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fb/1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