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长

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是老师用他们

优秀的言传身教

填充了

无数学生的梦想与希望

下面就随小农菌一起来看看

硕士研究生周翌城和高辉教授

之间的故事吧

谆谆教诲如沐春风

——我与导师二三事

大二时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报名参加学校的科创大赛,师兄邀请我去试验基地参观,我来到淮安市盱眙县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也正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遇到了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高辉老师。

初次见到高老师时,烈日当空,我正坐在田埂边,满眼都是随着热风微微起伏的水稻,犹如一望无垠的绿色海面。高老师走来,轻拍我的肩膀,说道:“你看,这棵是稗草,和水稻很相似,但它是杂草,没有叶舌和叶耳,你除草的时候不要拔错了哟!”我回头看到一位老师笑眯眯看着我,就如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般亲切,我立马站起来,高老师拍拍我:“加油啊,努力干!”在师兄口中我得知他就是高辉老师,从此和高老师结缘。

高老师待人宽厚,每次见面都是乐呵呵的。大三那年,我和同学一起帮师姐做实验,由于操作失误,一根价值六千多元的感温光缆被折断,需要照价赔偿。我硬着头皮去找高老师认错,本以为要迎接一场狂风骤雨般的批评,没想高老师语气平和地安慰我:“翌城,做实验犯错误很正常的,不要灰心……”我抬起头,高老师满眼期冀地望着我,继续说道:“但是你得从中吸取教训,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我用力点点头,高老师微笑着说:“去吧,不用担心!”从那时起,我做事稳重周到,也暗下决心要考高老师的研究生。

去年年初我大四考研结束,那段时光异常艰难。一方面考研结果未知心中忐忑不安,另一方面忙着准备毕业论文,恰巧遭遇新冠疫情无法回校,我在家中急得焦头烂额。有天下午我独自坐在房间,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感觉异常清冷。这时“翌城,最近在家中过得可好?”我一听是高老师熟悉的声音,心中又惊又喜,我倾诉了最近的困扰和烦闷,高老师耐心开导我,并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修改论文直到深夜。最终我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考研成绩也尽如人意,返校后我向高老师汇报学习情况,不经意瞥见他斑白的双鬓,心中一阵心酸。

“因材施教”是高老师一贯遵循的执教理念,他能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我曾经是个内向且不自信的男生,高老师发现英语是我的强项,就不断鼓励我去一些国际性的会议当志愿者,让我努力开口用英语交流。经过几次锻炼,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能用英语和外国人流畅地沟通了,内心十分自豪。渐渐地,我的心理障碍被克服,现在完全能大方自信地与别人交往。高老师常常叮嘱我们要全方位综合发展,在老师的鼓励和督促下我在研究生阶段又抽空学习驾驶植保无人机、参加“互联网+”比赛、竞选研究生会主席,我相信高老师的眼光,所以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导师介绍

高辉,男,年生,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农学院党委委员、博士、副教授,兼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秘书。

获评-学年度、-学年度、-学年度、-学年度、-学年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获年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三等奖,、、年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年度校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第二指导教师)、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三等奖(第一指导教师)。获年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年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年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年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年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排名第6)、年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

作者介绍

周翌城,男,农研班,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现任农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本科就读于扬州大学农学院,以分的考研初试成绩(专业第一)考入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在研究生阶段考取植保无人机驾驶证,并以7.0分通过雅思英语考试。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曾获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者暑期实践活动二等奖、“千村千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百支团队、扬州大学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等称号,个人获评扬州大学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

脚下有泥土

眼里有星辰

为圆禾下乘凉梦

再苦再累我也无所畏惧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yy/1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