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655.html

如果在花园里只能种一棵藤本植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木香,确切点儿,白花重瓣木香,黄花重瓣也凑合吧。

但现实是,木香的耐寒区在8-10,并不适应北京的气候。

这下子,它可真成了我心头的一抹白月光。

香雪海

苏州光福镇邓尉山一带,广植梅树,延绵几十里,每年初春花海如潮,暗香氤氲,有“香雪海“之名。

然而,每次路过盛开的木香藤架,我都很想帮它把这三个字弄过来——太贴切了,至不济,得把香雪的名头抢回来。

“香馥清远,高架万条,望若香雪。“,《广群芳谱》中如此描述木香。

作为一种藤本植物,木香的攀爬能力几乎达到了蔷薇属的极限,长势旺盛,枝条最高可达6米,并且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坚韧度,而且可喜的是,它的枝条上刺非常稀少,这一系列特性,让它成为古人花园中搭建轩、架、棚的首选植物,在明清小说中和杂记中,有关木香棚的介绍比比皆是。

比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木香花密而香浓,此其稍胜蔷薇者也。然结屏单靠此种,未免冷落,势必依傍蔷薇。蔷薇宜架,木香宜棚者,以蔷薇条干之所及不及木香之远也。”

我不是那么同意他的方案,想象一下,一个花棚,顶上已然开满木香,四边再被蔷薇围得密不透风,香气混杂,花色斑斓,实在是透不过气来。

要不怎么说还是宋人审美好呢,“一架荼蘼覆水开,游鱼架底自徘徊”,听着就疏朗。

重瓣黄木香

荼蘼木香辩

荼蘼是不是木香?

我翻腾了好几天资料,想确认一下,在逻辑和情感上,我都倾向于荼蘼就是木香(或其中的某个品种),但没找到过硬的证据。

但要说荼蘼和木香是两种植物,实在是疑点太多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真有这么一种又美又香又广为种植的花,为什么宋代以后就忽然绝迹了呢?

明代的王世懋在他的《学圃杂疏》里就提出了这个疑问:“宋人绝重酴醾香,今竟不知何物,疑即是白木香耳。今所谓酴醾白而不香,定非宋人所珍也。“

宋人的诗词里,广泛而明确地描述了荼蘼的几个特征,首当其冲是香,特别香。然后,枝条伸展性强,所以形成了特别的种植方式:荼蘼洞。“柔条缀繁英,拥架若深洞。“,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木香长势旺盛,极易成型

现代植物学中将荼蘼定为空心泡的重瓣变种,除了颜色雪白外,其他的一概不符。

既然又扯回了荼蘼,顺道勘个误,在水仙蜡梅黄庭坚一文里里提到,荼蘼日本人称为头巾茨,应为头襟茨,特指日本原始山岳宗教中修行者所戴的小冠,平时当装饰品,休息的时候摘下来可以当杯子喝水用。

就……自己不嫌弃自己就好。

荼蘼风评被害……

木香自何来?

做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本土植物,木香的起源已经难以确切考证了,根据研究者们在实验室的分析,可以倒推的是万年前蔷薇属植物出现,约万年前分化出原始木香,此后,又历经多次自然杂交,形成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多个品种。

另外,由于多次地形变化、气候变化的原因,中国的西南区域成为很多植物的“避难所“,在这里产生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很多古老的蔷薇属品种都根源于此,木香也不例外。

这种在小区域内的自然杂交是时刻发生的,查到一个很有趣的案例,粉蕾木香。据考察者说,在云南首次采集粉蕾木香时,便发现周围分布着大量的木香和粉团蔷薇(一个古老的蔷薇品种),直觉应该是这两位发生了点什么。

果然,通过实验室基因分析,发现粉蕾木香就是上述两种植物的杂交种。

你看,在荒野间,有多少爱情故事在默默地发生啊。

图源:中国植物图像库,版权见右下角

说起这个,我又想起看过的另一个案例,据说最早的红花草莓是由白花草莓和开红花的委陵菜属植物远缘杂交而得来的。

那么,我有一个想法……

你说,如果圈一块地,种上个百八十种蔷薇科植物,让它们慢悠悠地处着,几百年后会不会有什么惊喜发生呢?

不好意思,又扯远了。

我们现在熟悉的木香都是重瓣品种,分黄白两色,来看看单瓣的原始品种吧,这么一看,就很能感受到它和玫瑰的亲属关系了。

单瓣白木香

单瓣黄木香

木香自何来?

年,WilliamKerr,由著名的班克斯爵士派遣到中国收集植物的人,将木香带回了英国,并以班克斯夫人为它命名,Banksrose,如果直译,就是班克斯夫人玫瑰。

班克斯夫人的凝视.jpg

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和那些深入中国腹地采集的植物猎人不同,WilliamKerr收集植物主要靠买,更确切地说,主要靠在广州芳村花市买。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屡次提到他从中国著名的“FaTeegarden“购物某某植物,这,中国还有这么著名的花园呐。

一查,好家伙,FaTee,花地的粤语音译,即芳村的别称,是广州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花市所在地,现在也是,类似于北京的花乡,嗯,花乡现在已经没有花市了呢。

广州的小伙伴Jinjie给我提供了一个佐证,花地大道的英文名是FaTeeBoulevard,此条干道横跨芳村区域,各种花鸟鱼虫市场分布于大道两边。

当时WilliamKerr买到并送回英国的木香,是重瓣白木香,香气最浓的品种。又过了十来年,黄木香也被引入了英国,因为黄木香相对耐寒,所以在英国适应得更好。

很多来自中国的蔷薇属植物都被英国人用来培育现代玫瑰,实话实说,木香的抗病性、香气和花量,都是特别突出的优点,但是之前好像没有看到它出现在清单中,盲猜是因为不易杂交?但是你看它在自然条件下都能和粉团蔷薇勾搭成功……

去年,一位热爱花园的设计师朋友跟我介绍了马文山(MalvernHills),由大卫奥斯丁在年培育成功,据说有木香的血统,我去查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tp/1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