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拂过,清爽宜人。

走进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实验大棚,满是各种精致花草。栽培槽中的广金钱草青翠光亮,在阳光的衬托下显得生机勃发。

培养槽中的广金钱草

“看似岁月静好,实则‘局势紧张’。”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田杂草研究室副研究员叶照春幽默道,“栽培槽里正在‘养兵’,它们即将出征经果林地,争夺被杂草占领的‘阵地’。”

原来,栽培槽中进行的是替代控草植物资源培植试验。所谓替代控草,就是通过植被覆盖的方式替代目标有害植物,为农田里作物的茁壮成长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

“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内卷’。不停挤压有害植物的生存空间,用生态的方式让有害植物无法生存。”叶照春打趣道。

至于要如何确保“士兵”不会“误伤”田里的作物,在“兵种”选择上就显得很讲究了。

广金钱草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

“主要以矮生、匍匐、繁殖力强的植物资源为主,像三叶草、蛇莓、匍匐委陵菜、广金钱草、黑麦草等植物都是优质资源。”叶照春解释道,这些植物一来植株矮小、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对作物的光需求及养分吸收影响较小。二来生长迅速,易形成群落优势,快速占领生态位“阵地”。

不仅如此,替代控草技术还能起到控制(适生于有害植物的)害虫、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环境等作用,刈割之后又能增加土壤肥力,夯实丰收基础。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省推广,并广泛运用于果园、茶园等地。

“尤其是茶产业。替代控草是贵州打造‘干净茶’的‘科技牌’。”叶照春说。

阡陌间的三叶草(受访者供图)

年2月1日,《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茶树种植基地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植调剂等未登记在茶树上使用的投入品。

杂草防控对于茶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叶照春认为,替代控草等技术是有效解决茶产业杂草防控问题的绿色之路。

“大量实践证明,在幼龄茶园行间套作的白三叶草等植物,能较好抑制杂草生长,避免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叶照春说,替代控草增强了贵州打造“干净茶”的底气,也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科技兴茶,增添了新动力。

工作中的叶照春

谈及下一步工作时,叶照春表示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阵地争夺战”中提高种植户和企业的经济收益。

“比如培养槽中的广金钱草,既是替代控草的植物资源,还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叶照春说。同时,如何利用替代植物多样性来调控土壤养分及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让土壤永远充满“青春活力”,也是团队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再望向大棚里的各种精致花草,无不闪耀着农科人的智慧光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立

编辑 王帅

二审 杨韬

三审 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jb/1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