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菜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本次碧双创课程就为大家带来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一、育秧

壮苗的作用

1.壮苗移栽缓苗期短、成活率高。

2.壮苗光合能力强,发苗快。

3.壮苗抗逆性强。

壮苗的形态特征

(1)株型矮壮:柄长小于叶长1/2,根颈粗短,缩茎未伸长

(2)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侧根多,分布范围广

(3)苗龄适中:叶龄7~8叶,6~7张绿叶

(4)老嫩适度:叶厚、色深

(5)无病虫害

1.选种

农谚说:“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在选购种子时要选择当地农技推广部门推介品种,适宜本地种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均较好的杂交优质油菜品种,如秦优十号、秦优11号、沣油等。

2.苗床准备

培育壮秧必须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肥沃,临近水源,排灌方便的黄豆、花生、玉米等茬口,不宜选择十字花科蔬菜地作苗床。苗床面积要留足,一般要求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6~7(每亩大田需苗床面积8~10个方)。整地时要清除杂草、薄片浅翻、敲细踏实、减少空隙,达到“平、细、实”。开沟作畦,畦宽在1.5~1.8m,四面开围沟,中间开畦沟,并与外三沟相通,做到能灌能排,确保秧苗能正常生长。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注意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3.适期播种

适宜播种期在9月15-20日,适期范围内宜早播早栽促早发。一般每亩苗床用种0.75kg左右。直播油菜,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播种为宜(9月25日-10月15日)。每亩大田播量0.2~0.4kg,播种早的取下限,播种晚的取上限。为了播种均匀,可与复合肥、尿素或细土拌匀播种。

4.苗床培管

在油菜齐苗前如遇干旱天气,要及时补水,防止床土干裂,采用沟灌抗旱,应速灌速排,以湿润畦面为宜,不能积水,促进出苗,争取早苗、齐苗。当油菜秧苗2-3张真叶时,及时间苗(按7~10cm距离间苗)、定苗,按去弱留壮、去密留疏、去杂留纯、去病留健的原则,每平方米苗床留苗~株,直播油菜定苗后保证每亩密度在~株。定苗后及时追施薄粪水,定根促壮。3张真叶时每亩苗床用15%多效唑30~40g,直播油菜每亩大田用15%多效唑40g,对水40~50kg,均匀喷洒于叶面,以控高促壮,培育壮苗,化控时不要重喷,漏喷。对于播种迟、长势瘦小的秧苗,可适当减少用量。

5.做好秧田病虫害防治

一般油菜在苗床时主要的虫害是蚜虫与菜青虫,病害有霜霉病与白锈病等,要及时做好这些病虫的防治,移栽前一定要选用对路药剂打好起身药,防止把病虫带入大田。

二、移栽

1.开沟

沟系不配套的田块,田间积水严重,土壤含水量高,通气不良,妨碍根系生长,阻碍养分吸收,易造成烂根死苗,生长发育不良,同时也易引发各种病虫害。在油菜移栽前要及时把田间的一套沟开挖到位,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为油菜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2.移栽时间

我区油菜适宜移栽期为10月20日至11月初,移栽时秧龄在30-35天,叶龄6叶以上。移栽时要坚持适墒移栽,东西行朝阳移栽,同时注意大小苗分级移栽,栽新鲜苗,栽直根苗,以利于栽后培管。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好活棵水。

3.移栽密度

目前全区推广的油菜80%以上为双低杂交油菜,杂交油菜杂交优势强,个体生长量大,一般每亩移栽密度控制在~株(行距50cm左右,株距20cm左右),肥力较高,旱茬早栽宜取下限(株),土壤肥力偏低的、稻板茬迟栽田块宜取上限(株)。直播油菜间苗后,密度控制在~株。

4.施足基肥

油菜高产栽培中氮肥运筹掌握“前促、中控、后重”的原则,基肥以N、P、K、B多元复合肥为宜,坚持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提倡使用微生物调理剂,以提高地力和土壤中磷钾元素含量,亩用纯N16~18公斤,磷(P2O5)5-8公斤、钾(K2O)7~9公斤,纯N使用比例基肥:苗肥:苔肥为6:1:3,移栽活棵后早施苗肥促进平衡生长。

三、大田培管

1.松土壅根

板茬移栽的油菜要注意松土壅根。板茬移栽油菜杂草多,土壤板结,不利根系发育,搞好中耕、碎土、培土壅根十分重要。

2.追肥

苔肥:立春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油菜不久就进入苔期,苔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旺时期,也是油菜有效分枝和角果数的决定时期,需肥量较大,施用油菜苔肥很重要。

3.防冻

冻害的补救措施

在苗期用碧护~00倍(亩用量2~3g)+安融乐倍叶面喷雾,可促进油菜根系发育,光合效能值增加,促进油菜抗低温及冻后自身修复能力。发生根拔现象的田块,应及时中耕,填塞土缝,并结合浇粪水等,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油菜在春后受冻造成蕾、花脱落,薹茎损伤,如果只是部分花蕾脱落而植株生长正常,油菜可通过自身的无限生长习性来补偿受冻的损失,一般对产量影响不大;如冻害严重,大量的主花薹被冻死、折断,生产上可适当增加肥料,以促进分枝的发生和生长,争取一定的产量。对于缩茎段受冻较重的油菜,因其支撑能力下降,后期容易发生倒伏,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增强其抗倒能力。

4.菌核病防治

油菜菌核病是目前影响我区油菜生产病虫害中最主要一个因素,对此提出的主要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做好轮作换茬,搞好沟系配套,降低田间湿度的基础上应用药剂防治。

防治适期——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至一次分枝开花枝率95~%,而且在大发生年份一定要用好二次药,即在油菜开花株率95~%时第一次用药,隔5-7d再用第二次药,药后遇雨需要进行补喷,才能确保药剂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防治方法——菌核净或福菌核等药剂,兑水用手动喷雾或机动弥雾机喷雾,在防治的同时可适当加入叶面肥,以延长叶片、角果功能期,从而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

(来源:碧双创)

《农化市场十日讯》编辑部

联系-

(十日讯)

网址:







































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白癜风特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fz/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