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质矣,日用饮食”……这是古远《诗经》中的金句。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这是新时代的金句。

新时代,新理念,新发展。

在当今,要建设,要发展,要现代化……都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都在强调:高质量发展。

没有高质量饮食,就没有高质量生活,没有高质量生活,就没有高质量发展。

千事万事,先要搞好饮食。

巍巍峨峨武陵山脉之中,秦朝藏书的二酉洞与湘西土司城之间,天鹅池、落鹤坪之旁,一户由五兄弟组成的人家,种植着生态的稻谷、蔬菜、水果,养殖着生态的猪、鸡、鱼,采摘着生态的草药。

武陵山,孔武俊陵之山,青青葱葱,空鲜气润。

森林,是生态的,土壤,是生态的。

水,是山岩、山泉、山谷潺潺流淌的。

稻谷等种子,也是古远的品种,可以用来作种育苗的。

一年四季,耕耘的过程中,全然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用品。

虽然是处于山林中的田、山泉灌溉的水、古远的稻种,稻谷亩产不高,只有五六百斤。

好的稻子品种,产量还低一些。

昨天下午,因常听五兄弟他们讲起,灯盏陀岭脊上,住着一位老中医,祖传好几代了,就沿着山路步行到那里拜访。

老中医,从一个木质牛皮裹的老式旧箱子里,把他太祖的照片,都拿了出来。

一帧清朝时期的手工画像,图像清晰、雍肃,不像一位乡村里的草医,而像一位乡贤,或者士大夫。

老中医说起以前,三县五乡的,都到他家来看病,三个县,就是永顺县、古丈县、沅陵县。

刚好,五兄弟的一位表亲戚也在场,他称老中医为神仙,除了能行医治病,也能做一些道行很高的传统法术。

山岭上,夕阳的金晖渐渐倾斜,天色暗了下来。

要返回的时候,五兄弟的老表开车相送,说一起去吃饭。

他一边旋动着方向盘,一边说:他们家的饭、菜都好吃,不用农药、化肥,口感好。

又说杂交品种的稻谷,就没有这品质,没有这么好吃。

盘旋山岭的公路上,他边开边说,接着又把车停在一片树林旁。

他指着一株转基因苗子的板栗树,说:这个板栗树,开始几年果子长得多,但口感差,你看现在,树叶枯萎,一副衰败之相,没有老品种的板栗树那么茂盛,那么长久的生命力。

转基因品种的油茶树也是这样,开始几年产量高,后来就不怎么样了,还是老品种原生态的油茶树好。

听到这里,插上了话:

他们五兄弟,虽然钱财少,但算得上过上了高品质生活。

因为,践行了:

把饭碗端牢,把菜碗端好……

·

·

·

辑自

·

参见今日头条:

《采禾南山间,坦然对蓝天》

《人间,只羡鸳鸯不羡仙》

·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学习群落·选辑)

·

*韶山村韶峰水库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fz/1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