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2016年全国棉花栽培技术监测报
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棉花组于年对15个产棉省市区、个定点县团场、户定点农户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其中关于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调查,并结合大县进行校正,获得大量当前最新植棉情况,发布全国棉花栽培监测报告。 一、栽培技术 继续普及促早化技术。全国棉花种植继续采用“不栽就盖”和“不盖就栽”技术。据监测结果(表1),全国育苗移栽(含营养钵育苗和轻简育苗包括无土基质、穴盘和水浮等)占播种面积的21.5%,同比(与年相比,后同)增0.5个百分点。地膜覆盖占播种面积的76.7%,减1.2个百分点。大田直播占播种面积的1.8%,增0.7个百分点。其中:栽(育苗移栽)和盖(地膜覆盖)之和占面积的98.2%,减0.7个百分点。在地膜覆盖中,常规地膜覆盖占36.7%,增3.9个百分点;宽膜覆盖占39.9%,减1.5个百分点。双膜棉(育苗移栽加地膜覆盖)占0.2%,减3.5个百分点。分析表明,常规地膜覆盖比例和大田直播棉比例的增加揭示棉花生产投入的减少,这与年植棉收益减少紧密相关。 进一步分析,长江仍以育苗移栽为主,占面积的93.6%,增1.6个百分点;常规地膜覆盖占6.1%,增0.8个百分点。双膜棉较年持平,占0.8%。黄河育苗移栽占6.9%,增0.6个百分点,地膜覆盖占86.7%,减5.1个百分点,大田直播棉占6.4%,增4.5个百分点。西北地膜覆盖为%,其中常规地膜覆盖占23.1%,增19.8个百分点;宽膜覆盖占76.9%,减3.0个百分点。 二、产量构成因素 (一)收获密度增加 密度与成铃数是单产构成的关键要素。监测结果显示(表2),年全国棉花收获密度株/亩,增株/亩,增31.8%。其中:长江株/亩,减40株/亩。黄河株/亩,增株/亩,增10.1%。西北株/亩,减29株/亩,减0.3%。这是因为西北内陆的高密度种植引起棉花品质下降,为提高棉花品质,种植密度有所下降。 (二)单株成铃增加 监测结果显示(表2),年全国单株成铃数14.2个/株,增0.5个/株,增3.6%。三大产区单株成铃数:长江33.1个/株,减0.2个/株,减0.6%。黄河18.3个/株,增0.9个,增5.2%。西北6.8个/株,增0.6个/株,增9.7%。 (三)单位面积成铃增加 由于密度与单株成铃的增加,单位面积成铃数个/亩,增个/亩,增36.6%。 (四)单产增幅大 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成铃增加。年全国收获密度增加31.8%,与春季气候基本正常,播种出苗顺利,苗多苗早相关。全国单株成铃增3.6%,收获密度与单株成铃的增加使单位面积成铃增加36.6%。二是单铃重增加。年全国主产棉区天气相对温和正常。中后期黄河呈秋阳秋暖秋爽特征对棉花极为有利。西北棉区生育期气候适宜,气温略偏低,降水量在中后期明显增多。 监测全国皮棉单产增幅17.4%,其产量性状与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的结果一致。 三、复种指数和种植模式 (一)复种指数下降 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率。据监测结果(表3),年全国棉田复种指数为%,减11.0个百分点。全国一熟制棉田占播种面积的74.2%,增7.5个百分点,面积万亩。棉田两熟制占播种面积的23.1%,减7.3个百分点,面积5万亩。棉田多熟(三熟、四熟以上)占播种面积的1.6%,减1.3个百分点,面积89万亩。 各流域复种指数,长江%,比年增8个百分点。黄河%,减14个百分点,两熟棉田面积减少所致。西北99%,减17个百分点,主要是果棉间作,也可见孜然与棉花间作。 (二)种植模式 1、复种模式。棉田间作套种模式占棉田两熟面积的44.1%(表4),面积.5万亩。一是麦棉套种(栽)占两熟面积的15.8%,是江苏、四川和江西棉区的主要模式,河北邯郸地区在加快发展,巨野县仍保留“大套行”模式,但湖北和安徽则大幅减少。二是油菜套种(栽)模式占两熟面积的0.9%,分布在湖南和江西,其中江西彭泽县仍保留油菜棉花的双育苗和双套栽模式。三是蒜(葱)套栽棉占两熟面积的7.7%,集中分布在黄淮平原的济宁、菏泽和徐州等。四是瓜类与棉花间套作占两熟面积的3.5%,长江、黄河棉区均有分布。五是菜瓜棉和麦瓜棉占棉田三熟面积的5.0%,长江和黄河均有分布。六是未见肥棉间作模式。 2、连作复种。棉田连作模式占棉田面积的55.9%,面积.5万亩。主要模式:长江油(麦)后棉移直播占74.8%,麦茬移栽棉花占两熟面积的13.4%,南襄盆地有分布,黄淮平原和华北平原正在积极示范推广。 3、间作模式。果棉间作模式占面积的7.3%,面积约89.4万亩主要分布在南疆,内地黄河、长江也见分布。在新疆大部果树业已长大,棉田面积在逐步退出。 四、讨论 我国棉区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仍在变革、分化过程持续了10多年,改套栽(种)为连作形成趋势和热点,该模式在前作油菜或小麦收获后再移栽棉花,节省劳动力,干活省劲,是一种轻型简化种植模式。然而,自年以来,产业技术体系在各地开展连作直播试验示范,结果指出,籽棉产量大多低于千克/亩这一阈值水平,同时晚熟问题突出。因此,连作直播需品种、模式和技术的综合配套,否则两熟生产力大幅降低。近几年,早熟棉花品种选育有改进,比如单铃重增加,衣分率提高,但早熟性改进尚需时间。不过在河北黑龙港一些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03-19晨曦新疆气象 今天夜间要“变脸”了 今天夜间到22日,北疆大部、天山山区、哈密地区有微到小雪,其中伊犁河谷、塔城、阿勒泰东部、北疆沿天山一带、天山山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部有暴雪,北疆、东疆风口有7~8级西北风,气温持续下降并维持较低。未来三天内,全疆其它各地晴有时多云,风力不大。 重点提示:今天夜间到22日,需防范北疆局部较大降雪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畜牧业、城市运行的不利影响,并加强道路积雪清理疏通工作,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 乌鲁木齐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小雪转中雪,气温-3至-6度,西北风3到4级。雪姑娘又来了,气温再度下降,小伙伴们记得添加衣物。路面湿滑,出门在外,请注意行路行车安全。如要远行建议提早出门,避免错过火车、航班。 乌鲁木齐三天预报 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北疆乌鲁木齐小雪转中雪;博乐、奎屯微到小雪;其它地区以小雪、微雪转多云天气为主。南疆地区吐鲁番多云,阿图什晴有浮尘,其他地区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温度适宜。北疆的亲们注意防寒保暖,南疆的小伙伴们可以尽情享受春天。 具体预报看下图 自治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联合发布新疆公路气象预报: 19日20时至20日20时,受微到小雪影响的路段有:G30、G线霍尔果斯至乌鲁木齐段、G线、G线、G线阿勒泰至乌鲁木齐段、G线阿勒泰至布尔津段 部分受中雪影响的路段有:G30、G线石河子至达坂城段、G线、G线伊宁至那拉提段、乌鲁木齐至后峡段、G7线乌鲁木齐至阜康段,上述沿线局部有大雪 受7到8级偏北风影响的路段有:G30、G线小草湖路段、七角井至了墩段。 我们是一群不知疲惫的农业人,长期奋战在一线,炎炎夏日,三伏热天,不为艰难险阻,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为将最好的高产栽培技术带到您的身边,你支持和鼓励的点赞,是对我们辛苦工作最大的支持! 合信人在路上!~ 一起来动动脑子,这个题目我相信对于你来说那都不是事,但不一定都会是吧,别百度,那没意思,来一场真正武士之间的较量,你懂得!~ 不知道是吧,那感觉分享到朋友圈看看高手给指点下一二啊,或者添加合信网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fb/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火龙果大棚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有机肥为主
- 下一篇文章: 草莓通草莓大棚栽培的技术要点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