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黄芩的营养价值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黄芩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黄芩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粘毛黄芩,滇黄芩和丽江黄芩的根,黄芩的功效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安胎,黄芩的作用是治湿温,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胎动不安,黄芩用药禁忌是脾肺虚热者忌黄芩。 基本概述药名:黄芩 功效分类:清热药 别名:虹胜、经芩、印头、内虚、腐肠、黄文、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妒妇、空肠、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效:泻火解毒,止血,清热燥湿,安胎。 主治:湿温、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药材基源: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滇黄芩、粘毛黄芩和丽江黄芩的根。 功效作用1、黄芩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黄芩散) 2、黄芩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黄芩治恶疮,疽蚀,火疡。《本经》 3、黄芩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诸失血。《纲目》 4、黄芩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别录》 5、黄芩治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片黄莽,酒浸透。晒千为未。每服一钱,茶、酒任下。(《兰室秘藏》小清空膏) 食用方法1黄芩人参汤 处方:黄芩2两,人参2两,甘草2两,桂心2两,生姜2两,大枣15枚(擘破)。 制法:上切。 主治:伤寒吐下后,内外有热,烦渴不安。 用法:以水8升,煮取3升,分2服,徐徐服。 禁忌:忌菘菜、海藻、生葱等物。 来源:《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2黄芩射干汤 组成:黄芩(去黑心)、射干各30克、枳实(去甑,麸炒)、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甘草(炙,锉)各23克、升麻45克、桂(去粗皮)38克。 用法:上七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毫升,加生姜5片,同煎至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咽喉似有物噎塞。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3黄芩半夏生姜汤 组成:黄芩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大枣三枚,半夏三钱,生姜三钱。 主治:治寒疫少阳经胸胁痞满呕吐者。 用法:流水煎大半杯,热服。 来源:《四圣悬枢》卷二。 4黄芩清畅茶 材料:黄芩20g、绿茶5g。 用法:黄芩水煎沸后,冲泡绿茶,日服三次,也可用ml开水直接冲泡饮用。 功效:清热止淋。 主治:热淋、小便赤热灼痛;妇女血崩。 来源:《千金翼方》。 5黄芩黄连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秦皮、白芷各9克,茵陈、茯苓各克。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排脓生肌。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者。 用药禁忌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黄芩。 脾肺虚热者忌黄芩。《本草经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fb/8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菜,立夏后正大量上市,不看后悔
- 下一篇文章: 民间中草药朱砂的传说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