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其塔什在柯尔克孜族语中是“三个石头”的意思,是深藏在新疆克州乌恰县境内大山深处的一处夏季牧场,与吉尔吉斯国相邻,牧民以柯尔克孜族为主。因山高路险而鲜为人知,近几年来被户外探险者发现,其神秘的面纱才逐渐被揭开。

按当地同事的解释,玉其塔什是三座雪山之间的草场。这三座雪山,高耸人云,海拔均在米以上,山顶积雪终年不化,象三座银白色的固体水库。每年夏季冰雪融化,形成潺潺溪流。众多的泉水,灌溉着这大片草场成为玉其塔什草场十万头牲畜、五千名群众生命的源泉。这块天然牧场,距我所在的乌恰县城二百余公里,平均海拔在米以上,覆盖度达80%。

据当地柯尔克孜族老乡向我们介绍,玉其塔什草原草质好,产量高,一般草高15厘米左右,是新疆南部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夏牧场。玉其塔什草场,山低坡缓,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成土母质为残积物,植被丰盛,有针茅、棘豆、嵩草、萎陵菜、蒲公英等。这里雨雪多,水足草茂,是牲畜的天堂,是牧区的宝地。七月是玉其塔什放牧的黄金季节。这时,气候温和,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牛羊满山,令人心旷神怡。四周的群山顶峰白雪皑皑,与天空的朵朵白云和草原上的群群绵羊连为一体,远眺真让人难以分清是天、是地、是云、是雪还是羊。

玉其塔什草原属于典型的高原草甸,群山环抱中玉其塔什,绿草茵茵,苍翠欲滴,望不到边,看不到头,象是绿色绒毯铺向遥远的天际。在这绒毯之上,还有许许多多白的、黄的、红的、紫的山花竞相争艳,把祖国边陲草原装扮得如此多娇!每当微风荡来,草摇头,花儿笑,牛羊丛中跑,给人以生活美的享受。

天山·昆仑山,这是中国苍茫西部的两座山脉巨人,它们遥遥对峙,耸立着庞大的延展了近半个中国的身躯,彼此最远的距离有数百公里,中间挟裹着巨大的塔里木盆地。各自奔腾了数千里后,它们最终在帕米尔高原一带扭结在一起,这个巨大的“结”,就是玉奇塔什草原的故乡。

玉其塔什草原所在的新疆克州乌恰县,在柯尔克孜语中,“乌恰”是“乌鲁克恰提”的简称,意为“大山沟分岔口”,便是对这里独特地理的描述。克孜勒苏河自西向东贯穿整个县境,北岸以色彩缤纷的山体引人注目,随处能见到青红两色的庞大岩体重叠堆集,是两大山脉握手和“搏斗”的形象展示。在这个交界地带,有一条平缓的山间隘口,被称作伊尔克什坦,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著名的《历史》一书对此进行过详尽的描述,这是欧洲到达中国最早的商道之一。

这条古道的北面,便是玉奇塔什草原的所在。南疆的气质中缺少了些湿润,而玉奇塔什仿佛是一个意外—飞过欧洲大陆,拼尽最后的力量侧身穿过大山夹峙的隘口,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如舌尖轻触,终于抵达这里,再加上夏季的冰雪融水,便有了这儿一季的青草如翠。

遥想当年,从欧洲出发的商队历经漫漫征程,终于翻过了伊尔克什坦山口,丰美的玉奇塔什是他们这段艰难旅程中最重要的接济地—驼队能够得到及时的补给,而后才能再向遥远的内陆进发。可以说,玉奇塔什的慷慨与美丽,曾是欧亚通道上数个世纪中最让人沉醉的传奇之一。

朋友,来吧,到新疆来,到乌恰来,到美丽的玉其塔什草原来。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来感受柯尔克孜族同胞的热情与善良,来感受祖国强大、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的那份自豪感。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fb/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