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中学中文自修杯作文详评原来满分作
本篇作文选自竞赛获奖作文 我们本应如此 上海市文来中学朱丝绦(初三) 指导老师:左维 全文点评翻看往年中考高分作文,很大一部分都会写传统文化。本文以汉服和埙入笔,却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叙事蜻蜓点水带过,议论愈发深刻。 老人代表新旧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小孩代表新生力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架构新颖,详略得当,不得不感叹作者的行文功力和文化底蕴。 在扣题方面,作者运用了小编最想与同学们分享的技法——多次扣题,单独成段,层层递进。 第一次是质问为何厌弃中华文化;第二次是借用《离骚》点明我们应该珍惜中华文化;第三次借用阮籍的视角,引导读者反思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看点中华文化;第四次总结全文,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理解与沟通,新与旧的文化应该彼此交融,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我们的文化。 借鉴与学习——拟人手法(1)风吹红了紫薇的叶,落叶随深浅不一的浮云,造访千家万户。 (2)汨罗江“哗哗”的水波,如泣如诉,为这位“中国第一诗人”刻下最后的墓志铭。 (3)白云与残阳纠缠,终于彼此相融,化为火霞。 拟人是每个学生在作文中都会用到的修辞手法,但是大家翻翻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觉得很扎心?那么作者的拟人妙在哪里? 首先,自然。同样写自然之景,我们同学们可能是这样的:风亲吻我的脸庞。 其次,一句话中融入多个意向:风、紫薇叶、落叶、浮云、千家万户。类似于“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白描手法,但是偏偏又文采斐然。同学们可以平时多打磨这样的句子,在写作时信手捏来,一定会很惊艳。 最后,想象力丰富。汨罗江刻下墓志铭,白云与残阳纠缠化为火霞,作者的所有想象都有依据,既真实又梦幻。同学们不妨在习作中以现实为基调,打造自己的天马行空。 同学,来份作文投稿吧!你是否写过精彩作文?欢迎各位天才小作家踊跃投稿哦~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cf/5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好胃病,得靠养一味药,胃炎,一治一个好
- 下一篇文章: 囊肿跟肿瘤有什么区别看完文章,别再傻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