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种多样的湿地上我们留住了鸟儿hel
原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年1月24日第11版编辑:齐欣 “文化遗产传播” 阳光熹微,初夏的暑热刚刚开始,我骑着自行车,从杭州城西行,在一个个鱼塘中间的土路穿过,带着孩子去西溪那边一个叫深潭口的地方。这里的人世代生活在水边,傍水而居,水道纵横,家家户户都有船,嬉水划船就跟我们走路骑车一样平常。每年的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的风俗。深潭口的水泥桥下是龙舟竞渡的集中点,中午12点,四面村子的一条条龙舟穿梭而来。“满天装”“半天装”“赤膊龙船”都有。在喧天的锣鼓声中,看船的、划船的都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西风乍起,西溪的好时节来了!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远处小船悠悠,水边芦苇纯白如雪,秋柿红如火焰,秋水怡人。河边遍植柿子树,一树树的红柿子,鲜艳欲滴,甜得沁人肺腑。游客大快朵颐,众多的小鸟也开始享用柿子大餐。 再过些日子,普通鵟来了,芦花也开了,极负盛名的秋雪庵到了最美的时光。“秋雪芦花”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第一美景。在蒹葭深处的秋雪庵,四周遍植的芦苇随风摇曳,一到深秋即飞花如雪。白腰文鸟和斑文鸟结伴在芦花上觅食,若是有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或芦花,真是一幅极美的花鸟画。 冬天去湿地走走,蓝天和白云下,抬头看得到点点喜鹊巢和其他不知名的鸟的巢。成群的野鸭飞过,已经不用担心它们的栖息地消失,因为西溪湿地90%以上的区域都是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实行了相对的封闭保护,只有部分对游客开放。大部分的湿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鸟儿家园。 白皓天:大山包湿地
大山包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市隆阳区,平均海拔约米。大山包于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这里越冬的黑颈鹤数量众多。年11月30日数量达到了只,创下了历史最高。 天亮后黑颈鹤醒来,这时它们很喜欢高声鸣叫,然后以家庭群为单位陆续起飞,前往周边地区觅食。如果清晨有雾的话,外出时间会延后。觅食范围超过平方公里,占整个保护区范围的一半以上。 黑颈鹤一般会以家庭群为单位分散到周边的亚高山草甸、沼泽草甸和农田中觅食,偏爱的觅食地点也有季节的差别:在越冬初期喜欢去取食农民收获后残留在地里的土豆、蔓菁以及荞麦、燕麦的种子;当这些残留农作物减少后,它们会去亚高山草甸、沼泽草甸这些天然植被中取食野生植物的根茎;而到了农民春季播种时节,黑颈鹤会到耕地中吃刚播种下的土豆块茎以及谷物种子,这时甚至能看到农民在前面播种,黑颈鹤跟在后面啄食的场景。 袁屏:洪泽湖湿地
我乘坐的快艇在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芦苇迷宫中穿行,不时惊飞一群群鸭子。开船的师傅是在湖区长大的,他看着那些飞起来的鸭子说:“这是八鸭,那是六鸭……”我们听得一头雾水,这是什么命名法! 原来,从前洪泽湖边的人,要将打到的鸭子装入箩筐。“八鸭”就是一箩筐能装下8只,是体型最小的鸭子,应该就是绿翅鸭了;花脸鸭大一点,就是“六鸭”。渔民们用这种方法来给鸭子命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今这里是国家级保护区,百姓也知道这些野鸭不能打了,公然盗猎和售卖的事情已经极少遇到。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泗洪县东南,总面积约5万公顷。年2月,该湿地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6种。 清晨,沿着洪泽湖湿地公园走一圈,天空中就已经很热闹,鸭子们的鸣叫响彻天空。这里能见到更多的斑嘴鸭、绿头鸭。为了好好地观赏,我们沿着湖边的小道,悄悄钻进芦苇中,不过鸭子们太警觉了,只要我们从缝隙里露个脸,它们马上逃之夭夭了。 湖边不时闪过一幢幢飘在水上的船屋,这些船屋曾经是渔民居住的地方,也有一些水上餐厅。用望远镜查看,可以看到这些船屋正被逐步拆除。随着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渔民告别了祖祖辈辈的水上生活,来到岸上定居了。 巫嘉伟:盐池湾党和湿地
盐池湾党河湿地上的鸟类。 孟根朝力摄 春夏之交,位于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党河湿地水草生长茂盛,为以鸟类为代表的多种野生动物提供了丰盛的食物来源。这时,候鸟由南方飞来,党河湿地阳光明媚,百鸟翔集。 每年到达党河湿地的水鸟有数万只,除一部分继续北迁以外,大多数则停留下来生儿育女。其中,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和骨顶鸡等是较为容易观察到的繁殖鸟类。 党河湿地是黑颈鹤赖以生存的重要地区,也是该物种在地球上分布的东北缘。每年3月中下旬,黑颈鹤如约而至,在湿地区域觅食、休息和繁殖。研究发现,这一区域的黑颈鹤是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种群。除黑颈鹤,党河湿地还记录有灰鹤和蓑羽鹤等多种鸟类。 惠营:扎陵湖-鄂陵湖湿地
扎陵湖和鄂陵湖区的大鵟。惠营摄 位于青海黄河源区的扎陵湖和鄂陵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不仅对鸟类有重要意义,周边还生存着青藏高原典型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兽类、鱼类,也是当地牧民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大鵟和猎隼是这个区域最常见的猛禽,在黄河源广布,以至于保护区的观察台也被大鵟占据筑巢,成了“湖景房”。人们通过设置招鹰架增加大鵟繁殖,从而控制鼠兔的数量,用食物链控制方式替代之前用鼠药灭鼠兔的办法。招鹰架上的大鵟和猎隼实际是在守护着牧民的草场。 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正式建立和对全世界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体验着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之美,国家公园的壮美。 崔守斌:七星河湿地 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的七星河湿地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而且是众多迁徙水鸟向北迁徙路途中在中国境内最后的停歇地和能量补充地。广沃的农田、丰沛的水草、丰富的鱼类资源使七星河湿地成为鸟类补充体能的天然食场。每至春回,多达十余万只的白额雁、鸿雁、灰雁、豆雁等雁群汇聚于此,为进入西伯利亚繁育地做好优良体能准备。雁阵恢宏,遮天蔽日,持续时间长,场景壮观。 近几年,在七星河湿地内陆续发现了鸿雁、灰雁、豆雁的繁育鸟,种群量多达20余只。可见,七星河湿地逐渐成为雁类理想的繁育地。 七星河湿地内低河漫滩,河湖相连,泡沼密布。湿地内无论在河湖内、堤坝旁、绿化树上以及自然形成的草岛、飘筏上都能近距离看到众多的猛禽、涉禽、游禽、陆禽、鸣禽、攀禽等,如金雕、玉带海雕、普通鵟、鹰、鹞、隼、丹顶鹤、白枕鹤、白鹭、草鹭、苍鹭、环颈雉、震旦鸦雀、黄鹡鸰以及天鹅、雁类等,有众多的红嘴鸥、海鸥、灰翅浮鸥等鸥鸟。七星河湿地内铺天盖地、群翔集聚的鸭类,多达10余种,最大的鸭类混群一次性可见多达几万只。优美的自然生境和微景观,为黑龙江自然旅游提供了优良的观赏地,为生态学类专家学者提供了科研教学基地,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天然的片场。 肖辉跃:洞庭湖湿地
洞庭湖湿地中的小天鹅。肖辉跃摄 我自己观鸟之余,作为指导老师,我也组织孩子们去观鸟。 那年2月的一个黄昏,我带着30多名十多岁的孩子来到湖南的洞庭湖畔。彼时湖水退得差不多了,大部分滩涂露出水面,满眼都是盛开的委陵菜,开着小星星一样的细黄花。太阳倾斜在西边,蔚蓝的天幕中夹着一团火红。一队又一队鸬鹚从那片火红里穿过,后面是豆雁、小白额雁、灰雁。最后,苍鹭在那片火红的晚霞中划上一道W形的长线。所有的鸟都放声高歌,歌声充满对这片湿地的赞美和不舍,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 孩子们坐在草地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cai.com/wlccf/10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连,那些静静开放的野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